
黑龙江省分行员工上门为肉牛养殖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在黑土地的深处,北纬47度的黄金养殖带上,一场由金融“活水”浇灌的产业振兴正热火朝天地进行。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地方资源禀赋,将畜牧养殖业纳入“22+57”(省级重点产业链22条,地市级重点产业链57条)重点产业研究范畴,找准金融着力点,以金融“养料”激活养殖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农民拓宽致富之路。目前,该分行已累计向肉牛养殖产业发放贷款超24亿元,年结余规模达6.25亿元。
协同共进 打造金融助牧新模式
齐齐哈尔市地处松嫩平原核心区,是黑龙江省西部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广阔的市场需求,让肉牛养殖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面对快速发展的产业态势,邮储银行齐齐哈尔市分行牢牢把握机遇,坚持以金融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形成了政府主导、金融助力、农户参与的多方联动格局。
齐齐哈尔市分行党委以高位统筹、创新协作为抓手,秉持“打破条线壁垒、会集精英人才、突破薄弱领域”的理念,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及畜牧养殖(肉牛)信贷服务工作组,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服务体系。自2019年首笔肉牛养殖贷款在龙江县支行落地以来,齐齐哈尔市分行持续优化信贷政策,完善风险管控体系,构建起以信用、保证、抵押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体系,精准满足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
如今,“肉牛养殖特色贷”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金融品牌。截至今年9月底,齐齐哈尔市分行累计授信超21亿元,惠及5900余户养殖户。金融“活水”的注入,不仅助力养殖户扩大生产规模,也带动了饲料加工、屠宰加工、冷链运输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为齐齐哈尔市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流程提速 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
在黑龙江省东部的友谊县,邮储银行友谊县支行也以金融“活水”滋润着地方特色产业,持续推动肉牛养殖业做大做强。
为解决肉牛养殖户贷款难、贷款慢的问题,友谊县支行着力优化审批流程,推出线上申请、线下审核的便民模式。肉牛养殖户只需要通过手机银行即可提交申请,友谊县支行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审核并反馈结果。通过这一创新机制,贷款审批周期大幅缩短,客户获得资金的便捷度显著提升。
在政策支持和高效服务的双重加持下,友谊县支行累计发放肉牛养殖贷款164笔,总额达2223万元。这些贷款不仅解了养殖户的燃眉之急,更帮助他们更新设备,扩建牛舍,扩大了养殖规模。
养殖户蒋先生就是这一惠农金融政策的受益者。有了邮储银行发放的60万元贷款,他更新养殖设备、购进优质牛犊,使牛群存栏量从100余头增至200余头,年收入翻番。他感慨地说:“这笔贷款就像及时雨。没有邮储银行的帮助,我真不知道怎么撑过艰难的阶段。”
高效放贷 7天激活致富梦
如果说齐齐哈尔市分行以战略统筹构建了“齐模式”,友谊县支行以流程优化打通了“快通道”,那么邮储银行明水县支行则以7天放款的高效率,跑出了金融助牧的“加速度”。
明水县政府将畜牧业列为重点扶持产业,明水县支行紧跟政策导向,开通肉牛养殖贷款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养殖户实行限时办结承诺,做到贷款审批“快、准、实”。
通达镇养殖户韩志磊曾因资金短缺无法扩大养殖规模,明水县支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后,仅用7个工作日就为其审批发放了30万元贷款。如今,他的牛场规模翻番,年收益显著增长。韩志磊激动地说:“邮储这笔钱真是‘贷’活了我的牛场!”
目前,明水县支行已发放肉牛养殖贷款207笔,金额超7400万元。金融“活水”的持续注入,不仅助力养殖户扩产增收,也带动了当地饲料、兽药、运输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全面提升。
从齐齐哈尔到友谊,再到明水,黑龙江省分行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宏阔舞台上统筹协作、优化流程、高效放贷,力求让发放的每一笔资金都能“贷”活一群牛、“贷”旺一个产业、“贷”出一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