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国邮政在京举行《丙午年》特种邮票图稿发布仪式。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在仪式上发表致辞,并与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郑国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沈蓓莉,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戴应军,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及邮票设计者共同为《丙午年》特种邮票图稿揭幕。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云海、温少祺、王俭,总会计师王嘉君及外部董事,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单位的嘉宾,以及本次生肖邮票图稿大众评审和专家评审代表等出席活动。

刘爱力指出,邮票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载体,是时代的方寸画像,而生肖邮票作为中国邮票中最具群众基础和情感温度的题材,凝结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俗底蕴,寄托着对国泰民安、万家康乐的向往。在中华文化中,马是勤奋、忠诚、勇往直前的代表,它日行千里、坚韧不拔,象征着实干、奋斗和强大的行动力。聚集人民智慧、彰显大众审美的《丙午年》特种邮票,不仅是对生肖文化的又一次时代性诠释,更是中国邮政践行群众路线、推动文化为民的鲜活印证。
刘爱力表示,《丙午年》生肖邮票的创作和问世,是一场“全民参与、共创共享”的历史性突破。中国邮政“开门”征集稿件,自1980年发行生肖邮票以来,第一次打破专业壁垒,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图稿,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创作。征稿启动后,共收到来自169位设计者提交的440幅作品,投稿者中最年长的84岁、年龄最小的仅8岁。这场跨越年龄、地域和职业的艺术汇聚,生动诠释了“艺术源于人民、设计回归大众”的核心理念。在评审机制上,中国邮政“开门”请来评审,创新实施“大众投票+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双轨机制,通过网络公开招募,近2000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各界人士踊跃报名,有力确保了评审过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与公正性;同时,由艺术、民俗、邮票设计等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进行严谨的专业评审与艺术把关。这一机制既尊重公众审美,也坚守专业标准,实现了大众参与、大众选择。新征程上,中国邮政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加强邮政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强集邮文化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添砖加瓦。

《丙午年》特种邮票由王红卫、赵恩重设计。邮票第一枚图名为“驰跃宏图”,以“腾跃新时代”为核心意象,展现了一匹红马奔驰于祥云之上,鬃毛如焰,四蹄生风;第二枚图名为“万骏臻福”,以“万马奔腾,驰骋千里”为核心意象,展现了三匹奔跑的骏马,三为众,寓意奔腾不息、共同奋进。图案背景及马身辅以祥云纹、火焰纹、缠枝纹等传统吉祥纹样,既隐喻福运连绵,亦强化东方美学底蕴。邮票中的骏马既展现出“一马当先”的开拓气概,也诠释了“万马奔腾”的团结力量,将马的形象与新时代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完美融合于方寸之间。
本次发布仪式上还公布了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图案,这些设计图稿均来自《丙午年》特种邮票征集活动。《丙午年》特种邮票设计者、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图稿设计者均获颁入选中国邮政邮票设计人才库证书。邮票设计者和评审代表还现场畅谈了这套邮票的设计理念及邮票如何在方寸之间承载、传承以马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旺盛的文化生命力。
据悉,《丙午年》特种邮票将于2026年1月5日正式上市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