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在四川邮政慰问调研
    2020-11-23   来源:四川邮政

      11月15-17日,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君深入成都邮区中心局双流邮件处理中心、遂宁、南充、广安等地,了解四川邮政奋战“双11”情况,督导和检查“双11”旺季服务保障工作,看望慰问一线邮政员工。

      四川省邮政管理局局长徐文葛,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总经理廖涛、副总经理李强等陪同视察。

      

      刘君(中)在成都邮区中心局双流邮件处理中心视察督导“双11”旺季服务保障工作

      在成都邮区中心局双流邮件处理中心,刘君实地察看邮件处理中心生产作业现场,详细了解邮件接卸、分拣、发运等环节运行情况和“双11”旺季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邮件处理中心流水线作业情况介绍后,刘君对四川邮政加大能力投入、优化作业组织、运用科技手段有效提升邮件处理能力、确保“双11”旺季生产平稳有序等给予充分肯定。刘君强调,在旺季生产中,要按照国家邮政局要求,进一步做好邮政快递业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当得知省邮政分公司直属机关党委党员突击队正在邮件处理中心支援“双11”旺季生产时,刘君十分高兴,高度肯定了党员突击队的工作,叮嘱他们要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为“双11”旺季服务保障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刘君(左四)了解党员突击队支援“双11”旺季生产情况

      在遂宁船山区永兴镇联盟村、清源村末端投递网点,刘君仔细翻阅各快递公司在网点的邮件交接清单,详细了解网点销售的土特产和分销产品,听取网点负责人介绍快递进村的具体做法,以及遇到的困难。

      

      刘君(左二)在遂宁市船山永兴镇联盟村便民服务站了解快递进村情况

      调研中,刘君了解到,遂宁邮政借助政府和社会力量,建成乡到村“三位一体”集通邮、通商、通客的集约化双向高效网络体系,加快数字化站点的改造,完善末端建设,提升村邮站服务能力,末端网点成为基层农村电子商务中心、普遍服务中心、快递物流中心、分销配送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助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与其他快递企业实现共建、共促、共享、共赢。他对遂宁邮政快递进村的具体思路和做法表示赞赏,鼓励遂宁邮政大胆尝试,打通乡村快递“最后一公里”,尽快做细、做实,体现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

      在南充市高坪区溪头乡金华村村邮站,刘君视察了“邮快合作”推进情况,在详细了解当前合作模式、邮件数量、结算单价、运输成本等情况后,肯定了邮政企业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积极推动“邮快合作”、打通寄递服务“最后一公里”、更好服务农村用户所取得的成效。他提出,邮政企业要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通过与农民之间的感情维系,因地制宜探索与快递企业的多种合作模式,打通快递上下行双向流通渠道。刘君鼓励邮政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规范服务,务必严格落实“三个100%”安全制度,保证服务质量,进一步压缩农村快件时限,稳步提升农村快递服务质量。

      

      刘君(左一)在南充市高坪区溪头乡“邮政+电商+本味农业”示范点了解邮政惠农合作项目

      刘君来到南充市高坪区溪头乡“邮政+电商+本味农业”示范点,现场查看邮政快递与合作社融合发展情况。他指出,邮政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要充分发挥金融、寄递、电商的协同优势,主动对接本地优质特色产业,寻找合作对接模式,积极推进邮政惠农合作项目,助力农特产品外销,服务广大农村群众。

      刘君深入广安邮政邮件处理中心、广安区群策村邮政收寄点,调研“双11”旺季服务保障工作。在邮件处理中心,刘君详细了解了邮件日处理能力、进出口频次及路向,对广安邮政“双11”旺季服务保障工作给予肯定。得知广安邮政通过打破行政区划,进口邮件由广安中心直发到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农村站点,提高了邮件处理时限后,刘君表示,邮政在服务农村客户,实现“快递进村”上展现了邮政行业“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要持续做好邮政乡村快递投递工作,服务基层群众。

      

      刘君(左一)在广安市税务发票寄递中心查看发票寄递

      在广安市税务发票寄递中心,刘君了解税邮合作运行情况,肯定了税务发票“网上申领、邮政寄递”的合作模式,称赞其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力举措。

      刘君还深入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查看了群策村邮政收寄点龙安柚收寄情况,得知当地种植户每日通过邮政寄递龙安柚600余件、1000余公斤后,他希望,邮政企业进一步发挥农村驻点优势,做好快递末端服务,畅通农产品进城到户渠道,将本地农特产品销售出去。刘君鼓励广安邮政要抓住“快递进村”发展契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深化“邮快合作”,助力农村地区释放消费潜力,打通工业品下乡入村通道,为百姓提供更好服务。

      (张津 张雨 何艳梅 胡雪芹)